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
报告期内,基金经理持续扩展能力圈,努力完善投资框架。从“买股票就是买公司”的视角出发,综合考虑商业模式、公司竞争力、估值和周期位置来构建组合。我们的持仓结构大体稳定,一方面继续持有估值合理、经营稳健的高股息资产,另一方面积极布局处于经营周期低位的顺周期高质量资产。
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
截至本报告期末宝盈龙头优选股票A的基金份额净值为0.9876元,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.60%;截至本报告期末宝盈龙头优选股票C的基金份额净值为0.9583元,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-0.19%。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-10.34%。
管理人对宏观经济、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
过去一年,宏观经济先扬后抑,股票走势也大体类似。从年初的万众期待,到后半程的“需求不足,产能过剩,预期偏弱”。事后看,我们有无数理由来解释这个结果,但过程中却常感到困惑。这进一步验证了宏观预测的难度,我们无法预知经济和市场要走向何处,只能努力判断所处的周期位置。
历史不会重演细节,过程却会重复相似。经济欣欣向荣的时候,市场抱团茅指数、宁指数等顺周期成长型资产;经济调整的时候,市场则抱团能源、公用事业等高股息防御型资产。不同环境下的“核心资产”有不同的定义,但是赚钱效应导致市场对某个方向的抱团行为则从未改变。
港股、高股息资产、顺周期高质量资产是构成我们组合的重要部分。
关于港股:
港股作为过去几年熊冠全球的市场,被很多投资者质疑其投资价值。从“买股票就是买公司”的角度出发,港股由于足够低估,天然是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沃土。但港股作为离岸市场,可以做空,又缺乏足够的监管,也存在不少风险。想在港股长期生存,就必须对持仓提出更高的要求,包括商业模式、长期竞争优势、安全边际、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。
关于高股息资产:
在我们看来“高股息”不仅仅是一个抱团的标签,这类资产本身就非常符合价值投资的框架。
1)估值较低或极低;
2)经营稳健:生意模式稳定,竞争格局稳定;
3)利润现金流含量高,分红能力强;
4)公司治理好:回报股东意愿强。
尽管市场对高股息资产的热度不断提高,在经济增长降速,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背景下,这类资产依然很有吸引力。不过凡事皆有度,估值是核心。
关于顺周期高质量资产:
以白酒、互联网为代表的顺周期高质量公司,过去三年表现糟糕。绝大部分经历了重挫估值、业绩、逻辑中的至少两个。唯一的好消息:估值、预期都降下来了。
宏大叙事常常让人不知所措。但如果我们还相信周期的存在(经济周期、政治周期、风险偏好周期),那么现在又到了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时候。